一個「庄腳囝仔」的故事 – 吳寶春

2008年3月,當一個「庄腳囝仔」站在巴黎世界盃麵包大賽頒獎台上,手持冠軍獎盃時,他激動得濕了眼眶。多年來對老天爺的怨懟也獲得解放,心裡想的盡是對去世多年的母親的思念與一種「子欲養而親不待」的遺憾。

吳寶春說,歐式麵包其實是法國人的強項,東方人雖然也喜歡品嚐洋玩藝,不過吃慣饅頭的人總還是擅長於蒸籠式的蒸煮技巧,比較難以掌握麵包烘焙的火候及溫度,往往略遜老外一籌。但他不斷汲取歐、美、日本的烘焙技巧,以一個無名的東方麵包師傅竟然在2008年世界麵包大賽挑戰 50多個國家代表而嶄露頭角。其背後的努力、鑽研,實有不為人知的一面。

想出人頭地,師傅張金福告訴他:你要不就做大老闆,不然就要做大師傅!

熬了四年半的學徒,他終於當上師傅,又過了些年,他還當上了台中三家大麵包店的主廚。但就在他爬上山頂時,時代的風向卻吹起變化。以前麵包不會分好不好吃,也不需要太多創意、變化,有做就有賣。然而,隨著所得增加,消費者的口味開始精緻化,講求口感、風味、創新,面對這記變化球,以前師傅傳授的成功方程式不再奏效,銷路下滑。

此時,他卻聽到一個門外漢,之前賣過進口高級音響,沒當過學徒,光靠自己看書、實驗,才兩年就開了家麵包店。

而且聽說,這個人的麵包很醜,店還開在巷子裡,卻在短短時間內,讓醜麵包大熱賣,甚至有客人買不到,居然還求店家:「有沒有冷凍的,拿來賣我。」吳寶春不敢置信,「哪有這種事情!」

究竟什麼叫做好吃?吳寶春帶著好奇,謙卑的向這位「門外漢」請教。他帶著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給堂本麵包店主廚陳撫光吃,沒想到他當著其他人的面,吃一口就丟掉,「歹吃!」

原來,秘密在味覺。

味覺的盲點起於成長背景的差異,陳撫光出身醫生世家,他吃的是美食、聽的是進口音響,他知道什麼叫做享受生活。

反觀麵包師傅出身刻苦,唯一的娛樂是下班後大家約去吃海產攤、大口喝生啤酒,從未享受過精緻生活,自然也無法想像紅酒、墨魚原來能放入麵包。

為了訓練吳寶春的味覺,陳撫光帶著他四處吃美食,好吃的飯店、私人招待所、法國菜、紅酒加起司這些都是他不曾去過的地方、吃過的菜色,「原來這些可以當食材!」陳撫光也帶他去吃有名的路邊攤、滷肉飯,簡單的東西裡有深刻、迷人的美味。

懂得吃,還要懂得美的生活。陳撫光教他聽古典樂、爵士樂;教他品酒、帶他去紀伊國書屋買日本專業烘焙書;帶他研究各式食材、甚至嘗試種植的興趣。為了看懂這些日文書,過去不愛念書的吳寶春,還跑去學日文。

看書學用微生物培養老麵 花三年試出最佳溫度、溼度

在書中他開始認識了微生物,發現原來看不見的東西居然能創造奇妙的風味,他實驗用裸麥培養老麵,但微生物的反應很微妙,失敗的次數不夠多就不行,他就曾因溫度太高或太低、桶子的消毒不徹底等原因,導致老麵的死亡,試了三年,終於讓他試出來。

那一桶老麵成為他在亞洲盃與世界盃中的利器,但因為老麵生活的溫度要維持在九度C,在氣溫接近零度的法國,吳寶春只好把老麵帶到浴室,在浴缸裡放滿熱水,營造一個蒸氣室,保持溫度。半夜裡溫度下降,他還要爬起來換熱水,而且每八小時要餵養一次麵粉和水,以免酵母菌餓死。

參考資料:
麵包界奧林匹亞大賽優勝得主吳寶春的故事
家境貧寒麵包詩人吳寶春嚴重營養不良

編者註:寶春的師父陳撫光問他兩個問題:
你知道什麼叫好吃嗎?
你知道客人喜歡吃什麼嗎?